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围绕产业生态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重点产业功能区,市级各部门:《围绕产业生态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4年11月27日围绕产业生态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围绕产业生态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办发〔2024〕41号)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等决策部署,更好营造富有竞争力、吸引力的德阳特色产业生态,现就进一步围绕产业生态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聚焦服务产业建圈强链,从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出发,在提供更加便利化基本政务服务基础上,统筹政府、市场、社会三侧资源要素,叠加精准、个性、衍生和智慧四类服务,优化服务模式,推动政务环境与法治环境、要素环境、创新环境良性互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和政策链五链融合,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4年,打造企业服务中心(专区),完善企业综合服务平台,试点园区编制发布涉企服务事项清单,推动涉企服务事项向企业服务中心(专区)进驻。2025年,推动德阳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与省级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系统对接,推广运用“企业码”,因地制宜建设企业自助服务区,实现清单内事项在平台集成提供、便捷办理。试点园区持续在工作机制、办事流程、服务方式等方面开展探索创新,并将试点经验在全市范围内推广。2026年,建立跨领域跨地区涉企服务协作机制,促进行业、区域间业务链接和发展协同,壮大产业发展“生态圈”,推动构建较为成熟的产业生态服务体系。二、试点园区和试点产业德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端能源装备产业德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油气钻采装备制造产业三、重点任务(一)编制涉企服务事项清单1.梳理产业链条。落实重点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试点园区分别围绕各自试点产业,于2024年11月底前梳理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聚焦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的关键企业和关键环节开展穿透性研究,分析上中下游供需关系,理清本地企业和产业在全产业链中的定位,为提供嵌入式服务打好基础。〔责任单位:德阳经开区管委会、德阳高新区管委会,市经信局(逗号前为牵头单位,下同)〕2.制定事项清单。试点园区参考涉企服务事项省级指导目录(见附件1),围绕项目、法治、政策、知识产权、用工、科创、金融、开放、安全生产和兜底服务等10个领域,梳理涉企服务事项,明确服务对象、服务流程、提供层级、办理渠道等事项要素,于2024年12月10日前形成园区涉企服务事项清单。(德阳经开区管委会、德阳高新区管委会,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管局等市级有关部门)3.嵌入服务事项。以绵阳市新型显示和宜宾市动力电池产业链服务事项清单(见附件2)为参考,试点园区围绕各自试点产业,将涉企服务事项省级指导目录及园区涉企服务事项清单中的事项嵌入产业链上中下游,分环节叠加特色增值服务,并进一步细化服务事项要素,于2024年12月15日前形成产业链服务事项清单。(责任单位:德阳经开区管委会、德阳高新区管委会,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管局等市级有关部门)4.提供集成服务。推动涉企服务事项向企业服务中心(专区)、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等集成提供、便捷办理。对确不具备条件或不宜进驻企业服务中心(专区)和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的事项,明确线上办理平台(含网址)、线下办理主体(含地址)。围绕企业多元化服务需求,依法将高校、科研机构、金融单位、行业协会商会、公益机构及有资质的企业等纳入增值服务供给主体,为企业提供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服务。建立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根据需要迭代更新、丰富完善涉企服务和产业链服务事项清单。(责任单位:德阳经开区管委会、德阳高新区管委会,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管局等市级有关部门)(二)搭建线上线下服务载体1.建设企业服务中心(专区)。2024年12月15日前,试点园区依托园区政务服务中心完成园区企业服务中心(专区)建设,12月底前推动各类涉企服务事项向园区企业服务中心(专区)整合,提升帮办代办和在线导办服务能力,通过中心“一个口子”对企业需求进行受理、流转、督办、反馈,提供集成服务。发挥银行、邮政、供销、交通等行业经营网络优势,因地制宜建设企业自助服务区,扩大园区服务范围。德阳经开区管委会、德阳高新区管委会负责统筹跨部门业务协同、协调解决疑难问题、跟踪工作落实进展等,做好企业服务中心(专区)的业务指导和服务赋能。(责任单位:德阳经开区管委会、德阳高新区管委会,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管局等市级有关部门)2.完善德阳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依托现有企业服务平台,升级打造“96999助企好帮手”智能平台。新增惠企政策智能匹配、企业问题诉求钉办等功能,整合现有的SCM供应链系统、德阳装备供应链系统,建成政策智能推送、诉求提交办理、产业链供需对接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各区(市、县)、园区不再新建系统平台。(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德阳经开区管委会、德阳高新区管委会)3.推广“企业码”应用体系平台。依托省级建设的“企业码”应用体系平台,支撑涉企服务统一身份认证,积极梳理德阳本地特色服务,推动纳入应用体系平台,探索推动涉企服务“一码通办”、惠企政策“一码匹配”、监管执法“一码监管”、从业信息“一码申报”。(责任部门:市政务服务和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德阳经开区管委会、德阳高新区管委会)(三)健全高效联动服务机制1.协同工作机制。建立由市、县两级有关部门(单位)业务指导、试点园区管委会牵头、相关部门(单位)共同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推动形成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良好格局。2.诉求解决机制。建立由市、县两级经信部门牵头的企业诉求分级办理工作机制,通过“96999助企好帮手”智能平台集中受理、转派、督办企业诉求,全流程展示办理进度,推动企业诉求分级办理闭环管理,提升为企服务质效。3.评价改进机制。以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作为改革评价指标标准,市、县两级政务服务管理部门通过企业评、第三方评,同时探索数据采集、无感评估、实时监测等新模式,以评促改、以评促优,推动实现问题复盘、举一反三、案例推广。四、保障措施市、县两级经信部门、政务服务管理部门要积极配合,共同做好企业服务中心(专区)、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管理工作。试点园区要将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纳入重点任务常态化推进,围绕试点产业细化举措、明确分工,确保试点任务在规定时限内落地落实。德阳经开区管委会和德阳高新区管委会于2024年12月20日前将各自实施方案及主导产业链服务事项清单报送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鼓励前期已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的区(市、县)以及其他非试点地区参照该方案持续开展工作探索和实践创新。

一键获取雅安市政策资料

一键获取雅安市政策资料

雅安市招商引资

  • 招商政策

    招商政策

    立即咨询
  • 注册公司

    注册公司

    立即咨询
  • 产业扶持

    产业扶持

    立即咨询
  • 惠企政策

    惠企政策

    立即咨询

电话咨询

400-166-3656

立即咨询,获取雅安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园区招商引资,享专项产业发展扶持政策

免费咨询